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铁观音>铁观音泡法>安溪铁观音的泡法安溪铁观音能用盖碗泡吗

安溪铁观音的泡法安溪铁观音能用盖碗泡吗

2024-05-19 访问量: 15 茶礼仪网

福建安溪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盛产多种高品质名茶,尤其是安溪铁观音。公认为安溪是铁观音的发源地,因此安溪铁观音的品质也格外的优秀。茶叶虽好,泡茶的手法也要对,才能充分发挥出茶叶的香气和味道。那么安溪铁观音的泡法如何呢?茶艺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分解一下冲泡安溪铁观音的步骤。

安溪铁观音的泡法,最常见的是用盖碗来冲泡,盖碗泡铁观音可以灵活掌握出汤速度,还能闻香、观色,因此一般会选用白瓷盖碗。首先要用沸水冲洗白瓷盖碗内外,使白瓷盖碗升温,内外温度保持一致,也能令茶叶充分释放出香气,并且保持茶水的温度不变。

安溪铁观音的泡法安溪铁观音能用盖碗泡吗

安溪铁观音的泡法:首先温杯,然后将茶叶丢入盖碗中,上好的铁观音茶索紧结,可以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然后细细欣赏铁观音的整洁的外形和碧绿色泽。然后倒入沸水冲泡,迅速地用碗盖刮去浮沫,然后滤出茶水。这一道茶水一般用来浇淋茶宠,作为洗茶之用,洗茶能令铁观音的茶叶舒展,接下来能更好地释放出茶香。

安溪铁观音的泡法,接下来就是再次加水冲泡,15秒左右就可以滤出茶汤,可以先将茶汤倒入公道杯再进行分茶。一般潮汕的功夫茶泡法是不需要公道杯的,而福建和四川一代则会使用公道杯。安溪铁观音的泡法最关键的就在于出汤要快,不能焖,每多泡一次时间就增加5秒左右,铁观音最多泡8次茶味就淡了。

有用+10
分享

安溪铁观音,生态茶园力挽狂澜

安溪铁观音闻名已久,其发展速度也相当之快,从1990-2000年间,发展规模空前,安溪开山种茶的热潮再次掀起,茶园面积位居全国县级之冠。然而,近年来安溪铁观音茶叶却出现了发展瓶颈,究其原因,还是产大于消、品质跟不上等的老大难问题。因此,近几年来,安溪县政府有关单位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致力打造无残留绿色食品、打造原生态茶园建设、大力倡导传统制作工艺回归、三管齐下,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安溪铁观音,生态茶园力挽狂澜

在向生态化种茶转型的同时,2006年,安溪县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国家级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福建),检测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实验室可以承检茶叶农药残留等项目多达96项,由此确保了安溪茶叶质量。2011年,安溪茶叶合格率达98%。今年,安溪茶叶的农残合格率已达到99.5%,全县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绿标使用权、有机茶标识使用权的有32家。

田园管理原始

之前,由于安溪茶农们90年代安溪无节制的大力开荒种茶树;在管理茶园之时,为了不和茶树夺养分,茶园壁间不再留一根草。但是,殊不知这套原始的招数,带来富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差点毁了整个安溪茶业:一下雨,水土流失;一增肥,农残难抑;一闹虫,遍山被毁;一打药,质量受损。眼瞅着,安溪茶业就将陷入一场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

安溪铁观音,生态茶园力挽狂澜

生态茶园效果彰显

这种情况,也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早在从2006年安溪人却主动提出,不再新增一亩新茶园。10月的茶山,远望一片苍翠,近观却是一岭赤黄。“坡度多在25度以上,都是这样不留一根杂草、赤祼祼的梯壁,像到了黄土高原。”感德镇镇长陈志明说:“我们的生态改造,就是从这些光秃秃的梯壁开始的。”

“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琢磨,是不是要变一变。”感德镇愧植村茶农苏胜利说。新品种安溪铁观音怎么样?日益恶化的生态,让这个老茶农感到了不安。从2007年起,苏胜利尝试着从内蒙古进羊粪、再掺花生豆渣,作为肥料施满自家承包的200多亩茶山。

安溪铁观音,生态茶园力挽狂澜

“第一年要施多一些,打个好底子。以后每两三年,还要追施一次。山顶、山腰、山下还要种树,我选的是桂花一类的名贵品种,一年就种了6500株;这还不够,陈镇长还教我们在梯壁上种黄花菜,一口气种了3.5万棵,总共每亩成本增加2000多元。”老苏掰着手指逐一算账。

“一棵桂花树,5年后大约可以卖1000元;黄花菜一年后每季都能卖钱,还能固土还肥;种大豆还可吸取以往土壤中过多的磷,有利于土壤改良,化肥、农药至少可以少用2/3,这又省下一笔。”老苏又给记者算了另一笔账。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奋斗,目前,由于茶源好,老苏的茶叶品质相当稳定,这几年所产的茶叶也是逆流而上,在铁观音茶叶普遍不大景气的背景下,异军突起。不但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价格还大弧度上涨。老苏告诉记者,今年春茶,他的春茶价格平均在200元的毛茶价格,”这个价格,就算是秋茶也是一不错的了,”老苏高兴地说道。而且当天出产,茶商们都是到家预定,并且几个人平分。

安溪铁观音,生态茶园力挽狂澜

安溪人的先见之明

陈志明2006年到感德当镇长。正是这一年,县里提出“不再新增一亩茶”新战略。不过,茶农们乐不乐意在茶叶价格上升期,投入这笔钱呢?这是道难题,可也坚定了陈志明一定要在感德镇搞出一套推广模式的决心。从2008年起,感德镇政府年年从内蒙古进30万吨羊粪,每吨补贴茶农350元;树苗、黄花菜、大豆不仅全免费,而且将来的收益全归茶农自有。

账一算,亏赚自然明。十几年来,安溪不仅没新增一亩茶,而且还建成了25万亩生态茶园。生态化转型,质量安全更有保障。

“这两年我们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转型发展,有时候退一步就是为了进两步。”安溪县委书记朱团能说。在不增茶园的同时,从2009年起,安溪再次作出惊人之举——将全县年产值百亿规模的石材业,全部退出。原因只有一个——让安溪茶更安全、更健康!

安溪铁观音,生态茶园力挽狂澜

生态茶园力挽狂澜

政府的坚决态度,也坚定了茶农们向生态化转型的信心。眼下,感德模式已在安溪全县推广开来,不仅种树、施肥方面全面改良,甚至打药的形式也出现了变化。

在蓬莱镇鹤前村,每片茶园中都插着一面小黄牌,上面粘满了各种小虫。村支书刘贵田说,这是农科院与漳州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研发的粘虫药贴,一亩茶园用30片,有效期3个月,每片仅为2.5元。“改用这种方法后,农药用量大大降低。”

说到这里,苏胜利禁不住谈起了关于茶叶农残和安全性话题。“像我这样的小厂,按照规定,一年至少要经过10次安全质量检查。其中4次是当地质监部门规定的强制检;因为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还有4次是农业部规定的外省机构定期检;另外2次,是因为我要收购其他农户的茶叶,收购前也要代他们检,合格的才能收。”

安溪铁观音,生态茶园力挽狂澜

说着,老苏将去年的检测报告全部捧了出来让记者看。像苏胜利这样一头连着茶农、另一头连着大型茶企的小茶厂,在安溪县数量众多。如果是大型茶企,每年被强制检测的次数会更多。

随着生态茶园在全县的大力开展,茶叶品质也逐年提高,可以说生态茶园管理模式,为安溪铁观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正确道路,和指明了方向,安溪铁观音是否能力挽狂澜,我们拭目以待,加油!安溪铁观音,这个与我朝昔相伴的好朋友好伙伴!

用什么茶具可以冲泡铁观音的介绍

用什么茶具可以冲泡铁观音的介绍

如今还有人喜欢用玻璃杯冲泡,可从外部观看安溪铁观音在冲泡时,茶叶在水中慢慢吸水舒展,茶汤颜色变化,别有一番情趣。但是大部分的人冲泡安溪铁观音,用的泡茶器皿,包括炉、壶、瓯杯(盖瓯与小茶杯的统称)以及托盘,号称“茶房四宝”。用什么茶具可以冲泡铁观音这也要看个人的爱好了。下面就关于用什么茶具可以冲泡铁观音做一详细介绍。

江浙一带冲泡铁观音习惯用紫砂壶。紫砂壶取天然的泥色制成,呸质致密坚硬,不上釉,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不渗漏。用紫砂壶泡茶,能较好的保持铁观音茶的本质,加上其壶造型各异,色泽古朴,且使用年代越久,壶中会自然吸附铁观音的天然香气,且壶身经过不断的摩挲,愈显光润古雅,除可供泡茶外,还可作为精美的艺术品进行收藏、陈列和欣赏。

炉与壶,安溪家家户户都备有精巧的煮水器具,有酒精炉、小电热水杯等,近年来则时兴用随手泡、电磁炉煮水。

盖瓯,又称三才杯,北方称盖碗,由一个口大底小的茶碗、一个小茶托和一个盖碗三件一套构成,讲究一白二薄,它原为茶叶审评质量等级时用的,美观实用,便于观色闻香,还有一定的装饰性,后因它象征着天、地、人三位一体,从而逐步走向民间。

茶杯,爱用小巧精美,壁薄如纸的白瓷小杯。

托盘,有木雕的艺术品,有不锈钢的

此外,茶匙,茶夹、茶斗、茶通等,都是民间传统惯用的茶具,由竹器工艺制成,其茶匙、茶斗用于装茶,茶夹用于夹杯洗杯。

安溪、德化同属泉州市,人们平时多用瓷都德化生产的瓷器茶具,如建白瓷等,茶具的壁间绘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令人赏心悦目。

全国其他地区的人则多习惯用盖杯泡茶待客,每人一杯,既方便又卫生,还可以根据客人的不同饮茶习惯冲泡浓淡不同的茶水。用什么茶具可以冲泡铁观音这也要看个人的爱好与习惯了。

铁观音的特点古代铁观音的历史故事

广东汕头,金平区西堤码头附近的安平路,是一条骑楼集中、商铺密集的老马路,在20世纪30年代汕头埠商业活动兴盛之时,曾是繁荣的商业中心,在当时汇集了国内许多做北货南调、南货北调生意的“南北行”以及德国人、英国人、日本人开设的洋行。如今的安平路,繁华不减当年。虽然城区东移,小公园片区在进行旧城改造,但马路两边依然是各色商铺鳞次栉比,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铁观音的特点古代铁观音的历史故事

在安平路的僻静之处,默立着一条三弄的小巷。幽深的小巷两边是一幢幢西式洋楼,洋楼的外墙早被风雨剥蚀,墙角遍布青苔,临街的窗户也大多用红砖填满,空无人居的楼顶平台上却是草木繁茂、一派生机盎然。虽然当年雕刻的手指早已化作尘埃,洋楼门窗边的石雕花朵却鲜活如初。

这便是安溪茶商林朝阳当年在汕头做茶叶生意发家后,创建的乾太厝内。100多年前,林朝阳不仅开汕头商业活动之先,造就了安平路一带的繁荣,也为故乡安溪闯出了一条经久不衰的茶路。

林朝阳其人其事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他所创建的乾太厝内也阅尽沧桑,正面临拆迁改造,但他开创的安溪茶叶营销历史仍在继续。乾太厝内的路口就有一家安溪茶行,店主来自安溪西坪镇,他虽然不知道乾太厝内为谁所建,因何命名,但他无意识中是沿着林朝阳的足迹来到汕头,卖的同样是来自故乡的铁观音。林朝阳一手开创的汕头茶叶市场,而今已容纳了数以万计的安溪茶商在此安身立命,他建造的乾太厝内现在也仍有十多家人栖身其中。

映宝楼,西坪镇平原村培田角落的一座方形土楼,楼前有水塘,楼后有花园,天井中还建有一座可乘凉也可避雨的凉亭。土楼建造者王省早年以养鸭为生,后来积累资金做起了茶生意,把安溪茶叶卖到厦门、汕头等地,发家后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修造了这座土楼。土楼的第三层至今还留有当年烘焙茶叶用的一排土灶,楼边王省手植的一棵桂花树每年还能产出几十斤的桂花,而在培田这个400多人的自然村里,从土楼中繁衍出来的王姓后代就有100多人。

在西坪镇南岩村,还有一座建于清朝宣统年间的阳楼寨。寨子呈椭圆形,一条老街穿寨而过,两边都是商铺,青石铺路,窗棂雕花,依稀可见当年繁华。阳楼寨的主人当年在香港开茶行发家,寨中最高建筑磐乐楼,是抗日战争爆发后茶路中断时寨主囤积茶叶之用,战争一结束,这批茶就经香港中转卖到东南亚,让寨主发了一笔不小的财;感德镇龙通村也有一幢宏伟的土楼——崇墉永峙楼,建造于清朝顺治年间,360多年过去,楼主的子孙后代仍以种茶为生。

在安溪大地上,还有多少土楼、大厝、古堡是由历代做茶叶生意起家的安溪人所建造的,我们已经无法统计了。几百年间沧桑巨变,我们更无法确知安溪铁观音是如何改变了这些人的人生。但这些建筑见证了一切,虽然静默无言,但它们本身就是一部安溪茶业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