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南方茶叶网教你如何鉴别普洱茶

南方茶叶网教你如何鉴别普洱茶

2024-06-03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普洱熟茶因为是经过渥堆,所以会产生一股熟味。一般只有十年陈期以内的干仓熟茶 (依传统说法,未曾霉变过的茶品为干仓茶),可以从型茶表面闻出一股熟茶味。约在十年至二十年左右,那股表面熟茶味已经消失,则可从茶汤中感觉出熟味香。一九七三年间。

1、从香气辨别

普洱熟茶因为是经过渥堆,所以会产生一股熟味。一般只有十年陈期以内的干仓熟茶 (依传统说法,未曾霉变过的茶品为干仓茶),可以从型茶表面闻出一股熟茶味。约在十年至二十年左右,那股表面熟茶味已经消失,则可从茶汤中感觉出熟味香。一九七三年间由紧茶的材料改做成的第一批熟砖茶,称之为「73厚砖茶」,至今已经将近四十年了,无论从型茶或茶汤,都再也没有熟味感觉,却有一股「沉香」。沉香是由熟味,经过长期干仓陈化而转变过来最好的熟茶茶香。熟茶味、熟味和沉香是最直接而有效分辨生茶和熟茶的方法之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从汤色辨别

干仓的普洱生茶茶汤是栗红色,接近重火乌龙茶汤色,即使是陈年的

普洱茶生茶,比如已经有八、九十历史的龙马牌同庆老号普洱茶,它的茶汤颜色只略比五十年的红印普洱圆茶的茶汤深一些。而熟茶的茶汤颜色是暗栗色,甚至接近黑色。所以在现代的茶种分类中,将普洱茶列为黑茶类,是因普洱熟茶的汤色有关的。

3、从叶底辨别

干仓的普洱生茶叶底呈栗色至深栗色,和台湾的东方美人茶叶底颜色很相似。叶条质地饱满柔软,充满新鲜感。一泡同庆老普洱茶的叶底,可以显现出百年前那种新鲜活力。普洱熟茶的叶底多半呈现暗栗或黑色,叶条质地干瘦老硬。如果是发酵较重的,会有明显炭化,像被烈火烧烤过。有些较老的叶子,叶面破裂,叶脉一根根分离,有如将干叶子长期泡在水中那种碎烂的样子。但是,有些熟茶若渥堆时间不长,发酵程度不重,叶底也会非常接近生茶叶底。反之,也有些生茶在制作程序中,譬如茶菁揉捻后,无法立即干燥,延误了较长时间,叶底也会呈现深褐色,汤色也会比较浓而暗,跟只是轻度发酵汇堆过的熟茶是一样的

有用+10
分享

熟普洱茶能不能减肥?不看就后悔

普洱茶熟茶经过专业的研究以及公开的论文都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熟普洱茶的确有着减肥的功效。但是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喝普洱熟茶不是会有饥饿感吗?有饥饿感就会越吃越多,怎么会减肥?下面小编带你解开疑惑。

第一、先要理解普洱茶的减肥原理

在回答这个疑问之前,先要理解普洱茶的减肥原理,普洱茶含有色素类的减肥成分,茶褐素为主要的减肥功效,其次还有茶多酚,儿茶素,洛伐他丁等物质能够起到刮油降血脂,抑制胆固醇吸收的功效,而这些功效说明熟普洱茶的确可以减肥。

第二、喝熟普洱茶为什么会有饥饿感,有饥饿感吃得更多怎么减肥

熟普洱减少了油脂类食物的吸收,就是削弱了人体营养成分的吸收。六大营养类物质之一包括油脂,因此也说明普洱茶能刮油。该吸收的营养物质缺被削弱了,这时饥饿感就来了。

如果喝熟普洱茶出现饥饿感怎么办?多吃一点吗?如果想减肥只能管住自己的嘴巴,那么也就解决了“ 有饥饿感只会越吃越多 ”的问题。

小编在此建议大家,想要减肥不要喝得太多熟普洱茶,喝得越多,肚子就会感觉越饿,如果到时候营养都不吸收了,出现低血糖的情况,真的要“大吃大喝”了。至于要喝多少的熟普洱才合适,你该去看看这篇文章(普洱茶怎么喝减肥?80%的人都不知道

第三、普洱茶能减肥,至于是否能减肥成功要看自控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减肥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一定的自控能力,意志力。如果是后天性的肥胖,需要结合运动才能事半功倍。每天早上晨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十分重要。控制住自己的嘴,不暴饮暴食,结合运动是正确的做法,普洱熟茶这类的减肥饮品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总结:不要指望着只喝普洱熟茶就能减肥,需要坚持运动,控制住自己的嘴巴不暴饮暴食,才能成功减肥。

浅谈普洱茶茶艺普洱茶的泡茶步骤解析

如何冲泡出一壶好的普洱茶?既是一种技艺、技巧,也是泡茶者和品饮者经验的累积,通过正确的冲泡,充分展示普洱茶的茶性、茶美、茶俗、使品饮者的好陶冶情 操、愉悦身心和养生延年的目的。冲泡普洱茶还是一门艺术,它富于变化,富有个性,富于创造,不是一成不变的定式。当您生活压力大,身体疲惫、心情烦躁的时 候,抽空静下心来,伴随着优雅的音乐,冲泡一壶醇香甘甜的普洱茶,不但能使身体得到保健,还能缓解压力,平和心态,缓解疲劳,使心理也受到保健。

浅谈普洱茶茶艺普洱茶的泡茶步骤解析

中国的茶文化具有这深厚的内容沉积,既有表象的也有内涵的。初次接触茶艺不用急于追求那些深奥的东西,先从怎样冲泡一壶好喝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入手,慢慢在 宁静、平和的冲泡过程中再去体会一些茶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在这里我就普洱茶艺的冲泡表象写一些自己粗浅的感受,希望对茶友们能有所帮助,有遗漏或者是错 误的地方,还请高手们指教。

普洱茶艺一般有:选水、备器、备茶,冲泡、品饮几个过程,下面我就各个过程,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一、选水

冲泡普洱茶的用水一般以甘洁、鲜活、清洌、泡茶时不显涩味、茶叶汤色稳定为首选。其中由以新鲜山泉水为最佳。新鲜的山泉水对于提高茶叶的活性和香气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冲泡陈年的普洱茶,用经过陶缸养过的山泉水为最佳,这样的水对于展现普洱茶的陈韵效果更佳。

二、备器

茶壶

冲泡普洱茶的器皿以宜兴的紫砂壶为首选。紫砂壶的良好透气性和吸附作用,有利于提高普洱茶的醇度,提高茶汤的亮度。选择紫砂壶一般以朱泥调砂和紫泥调砂的 为理想,这样的壶透气性好。茶壶的溶剂要相对的宽松,便于茶叶条索的舒展和滋味的浸出。二三人同饮普洱茶,一般用250毫升的紫砂壶,人多时可选用 300-400毫升的茶壶冲泡。刚买的新壶要用茶水煮过,去除“窑味”和土味,并经使用一段时间后(俗称“养壶”)然后再泡好茶,达到“壶熟茶香”的效 果。此外,用瓷壶和盖碗也是可以冲泡普洱茶的。尤其是盖碗,其散热快,非常适合冲泡苦涩味较重的新制生茶和用料细嫩的宫廷普洱茶。

茶杯

一般以白瓷或青瓷为宜,以便观赏普洱茶的迤逦汤色。茶杯应当大于品饮铁观音功夫茶的用杯,以厚壁大杯大口饮茶,这既适应普洱茶醇厚香甜的特点,还符合普洱茶粗旷的饮茶习俗。

公道杯

一质地好的透明玻璃器皿为好。普洱茶以汤色晶莹透亮、颜色多变而在茶中独树一帜。人们常把云南普洱茶比喻为“陈酒红”、“琥珀”、“石榴红”、“宝石红” 等等。观色已经成为,品赏普洱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普洱茶的汤色和质地因产地、制作工艺、用料、储存环境、陈化年份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观汤色既是 审美也是评价普洱茶质地好坏的一个重要因子。

备茶

对 于普洱紧压茶的茶性有里外之分,即便是一块里外料一致的紧压茶,随着存放时间的延续,表茶和里茶的茶性也会有所区别。所以,在饮用之前,应当将紧压茶解 散,放入陶罐里让其散散气,同时让面茶和里茶混合均匀。对于密封较严的小包装散茶,饮用之前也应当让其透透气。经过这样处理后饮用,其品质优于现解块,现 开封,现冲泡的品质。

三、熟悉茶性

云南普洱茶有散茶和紧压茶之分,新旧之分,生茶和熟茶之分;熟茶有轻度发酵、中度发酵和重度发酵之分,他们的茶性格不相同。每一片茶叶都有其独自的个性, 只有熟悉了所泡茶叶的个性,再通过熟练的冲泡技巧,才能展现所泡茶的个性美,泡出美味的茶汤。茶性决定了所泡茶的用具选择,投茶量的多少,水温的高低,冲 泡节奏的快慢,甚至于选用什么水。茶性与冲泡之间有着许多微妙的关系。实践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普洱茶需要浸泡比较长的时间才会出味,而有的 普洱茶却能在短时间出汤。这是由于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在起作用。

无论传统生茶还是人工发酵的熟茶,基础原料都是云南晒青茶。传统晒青茶多为手工揉捻,其揉捻时间较红茶、绿茶、铁观音等茶类短,揉捻程度也轻于这些茶,因 而茶味的浸出时间相对较缓慢。这类普洱茶在冲泡过程中,总是让人有“茶味持久,茶韵悠长”的感觉。当然,也有采用机器揉捻制作的晒青茶。这部分茶叶冲泡时 出味相对较快。此外,云南大宗普洱茶中的紧压茶,除少部分细嫩的面茶外,大多数以中级茶为主料,甚至有部分粗老叶。这些成熟叶和粗老叶片对形成普洱茶的特 殊风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部分茶叶的滋味浸出也相对细嫩茶较慢,也不宜快速的冲泡。再从发酵程度对普洱茶的滋味进出速度影响看,轻发酵或者发酵适度的普 洱茶,其滋味浸出速度慢于重发酵或者发酵过度的茶。

四、冲泡

宽壶留根泡法:对于品质较好的普洱茶采取“宽壶留根闷泡法”。“留根”就是经洗茶后从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在茶壶里一部分,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四出六”或者是“留半出半”。每次出茶后再以开水加满茶壶,直到茶味最后变淡。

“闷泡”是指时间相对较长,节奏讲究一个慢字。留根和闷泡道出了云南普洱茶的茶性。采取留根和闷泡,既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浓度和滋味,又为普洱茶的滋味留下了充分的时间和余地,达到“茶熟香温”的最佳境界。

功夫茶泡法: 就是现冲现饮,每次倒干,不留茶根。茶壶的容积因饮茶者的数量来定。用此方法也能冲泡出上好的普洱茶。如对部分较新的普洱茶或者有轻微异味的茶,用此方法 现冲现饮,头几泡除去新味和异味之后,提高了茶的纯度,有利于后几泡的茶汤滋味。对于部分发酵重的茶,采取快冲快出的方法能较好的避免茶汤过浓发黑。对于 苦涩味较重的茶叶,中壶快冲能减轻许多苦涩味。对于一部分采用机器揉捻的晒青普洱茶,因揉捻度重,茶味浸出快,冲泡时也以此法为宜。现实中常常会见到一部 分存放不当而茶质却是很好的普洱茶,要么轻度受潮,要么窜味,开汤时茶味不够醇正,但浓甜度和厚度都不错。对于这样的茶,冲泡时也需要采用宽壶闷泡法,只 是注意头两泡不留根,从第三炮起再开始留根闷泡。

五、冲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投茶量: 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大小与饮茶习惯,冲泡方法、茶叶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富于变化。就饮茶习惯来说,港台、福建、两广等地的人习惯饮酽茶;云南也以 饮浓茶为主,只是投茶量略低于前者。江浙和北方的人喜欢饮淡茶。就浓饮的习惯而言,采用留根焖泡法时,冲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投茶量和水的比例应该是 1:40到1:45(干茶投放到冲泡器具容积的1/5左右)。对于其它地区的茶友,可以此为参照,通过增减投茶量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如果采用“功夫茶”泡 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根据茶性的不同,投茶量的多少也是有变化的。例如:熟茶、陈茶的投茶量可适当多一些,生 茶和新茶的投茶量可适当的少些。根据不同的茶,投茶量也需要作相应的调整,灵活掌握,切忌一成不变。

洗茶:

明朝所著的《茶谱》中有这样的记载:“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尘垢,冷气,烹之则美。”对于普洱茶,洗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因为,大多数普洱茶 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才饮用的,储藏时间越久,越容易有沉积脱落的茶粉和尘埃,通过洗茶达到“涤尘润茶”的目的。对于品质比较好的茶,洗茶时要注意节奏,杜 绝多次洗茶和高温长时间洗茶,减少茶味的流失。

水温:

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并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但高温也容易冲出苦涩味来,还容易烫伤一部分高档茶。确定水温的 高低,一定要因茶而定。例如,用料较粗的饼茶和砖茶和存放时间长的陈茶等适宜用沸水来冲泡,用料较为细嫩的高档芽茶(如新制的宫廷普洱茶),适宜适当的降 低水温,以85-90度为宜。

浸泡时间:

浸泡时间 的长短控制,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滋味充分的展现出来。如前所述,由于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选择的特殊性,决定了冲泡的方式方法和浸泡时间的长短。 浸泡时间的掌握,就一般规律来说:陈茶、粗茶浸泡的时间就需要长一些,新茶、细嫩的茶浸泡的时间就要短一些,手工揉捻的茶浸泡时间要长,机器揉捻的茶浸泡 时间要短;紧压茶的浸泡时间要长,散茶的浸泡时间要短;对于苦涩味重的新茶,冲泡时要减少投茶量,缩短浸泡时间,以改善其滋味。

解析普洱茶的涩味



喝茶人经常提及:“不苦不涩不是茶”。涩味是茶汤中最主体的风味。茶汤没有涩味,如人体失去骨骼,叫软弱无骨。但一个“涩”字,仅仅从字面上却难以理解涵盖茶汤这种主体风味的丰富性。茶叶感官术语中,如“浓”,“醇”,“强”,“和”,其主要都是指涩的强度与类型。同样是涩,却表现不同:

  

有的涩,表现明快而有活力,有的涩却粗糙不堪;

  

有的涩,茶汤入口立刻表现出来,有的却要入口之后过段时间才表现出来;

  

有的涩,茶汤入口后渐渐加强、滞留不化,有的却如同电流,转瞬即逝,或有回甘;

  

有的涩,表现在上颚,有的在舌面不同部位,有的仅仅表现在喉咙。

  

涩是一种扩散的、位置不固定的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