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武汉人今年流行茶叶喝普洱茶

武汉人今年流行茶叶喝普洱茶

2024-06-02 访问量: 39 茶礼仪网

  2015年新春佳节里,武汉的各家茶叶店热闹起来。记者从行内了解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节流行喝融昌普洱茶

  普洱茶是采用绿茶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在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有可贵的药效及保健功能。

武汉人今年流行茶叶喝普洱茶

  据投资普洱茶多年的黄先生说,新茶的价格一般很便宜而且透明,暴利是藏在旧茶里的。由于真正的旧茶价高,常年饮用花费不小,一些普通人为了能花少钱饮高价茶,就早早买了新茶存着,这也是近年来投资普洱茶的人多起来的原因之一。另外就是由于高品质的茶存放的年头越久,售价越高。市场上有些“做旧茶”的奸商,把便宜的买回的新茶放在防空洞里洒上水,再吹干几个月,拿出来就当旧茶一饼卖100多元,赚取暴利,弄得市场上鱼龙混杂。

有用+10
分享

云南普洱茶山:无量古茶山普洱茶品质特点

  

 

  无量山的位置:无量山位于横断山脉南段,处云南“滇西纵谷区”中部,山高谷深,气候温湿.位于景东县西部,北纬23°57’——24°44’,东经10°22’——101°04’之间。西北起于南涧县,向西南延伸至镇沅、景谷等地,西至澜沧江,东至川河,景东县境内面积2581平方千米。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山体支脉向东西两翼扩展而呈扇形,地质结构有石灰岩、砂岩、页岩、低谷、平坝和丘陵。生长针叶、阔叶及混交林,除思茅松分布较广外,还生长着稀有珍贵林木。

  无量山古茶树的分布:景东野生茶树分布面积28.6万亩,其中无量山居群23.5万亩,哀牢山居群5.1万亩。栽培古茶园3.71万亩。其中老仓福德古茶山1.6万亩,主要分布在安定乡、文龙乡;金鼎古茶山0.75万亩,主要分布在林街乡、景福乡、大朝山东镇;漫湾古茶山0.3万亩,主要分布在漫湾镇;御笔古茶山0.5万亩,主要分布在锦屏镇、文井镇;哀牢山西坡古茶山0.56万亩,主要分布在花山乡、大街乡、太忠乡、龙街乡。无量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景东、南涧两县境内,地处无量山狭长山地的中上部。无量山两坡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气候垂直分布明显。

 

  现存栽培型野生古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无量山腹地,证明景东县的先民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其中的安定、漫湾、林街、景福4个乡境内的野生古茶树最具代表性。安定迤仓后山的野生古茶树群落中有一株生长在海拔2255米的古茶树,基部径围1.4米,干径达0.7米,树高20米。。林街乡岩头村箐门口无量山大石门,是景东野生大茶树分布最多的地方,野生古茶树分布面积达1.5万亩,专家考证,最古老的茶树树龄约1500年。景福乡勐令村芹菜塘杨家小组海拔1820米的山地上,生长的一株野生大茶树,树姿呈直立状,树高11米,树幅6米,基部径围1.5米,最低分枝3米。该乡的公平村海拔1840米的山地上也存活有一株野生大茶树,树高12米,树幅6.7米,基部径围1.22米,最低分枝3米。树龄在300年以上。

  无量山的传说和历史资料:很久以前,在神奇的无量山上生长着一株无量山茶树王。每年春天当茶树王吐嫩之际,香飘万里,茶树王上百鸟*,热闹非凡,引得不少附近的茶农前来观看。有一年,有位长者发现在夕阳的余光中有一对凤凰影现。在茶树王上方盘旋,直至太阳全部落山才散去。自此以后,总有成群的雀鸟飞赴茶树王,食其果、宿其枝,并把茶树王的种子带到无量山的每个角落,无量山凤凰茶因此而得名。

 

  据《景东地志征集资料》记载:“民国9年(1920)锦屏南攀箐原有茶树6000株,新植2000株,产量200公斤,运销省城(昆明);文井清凉原茶树9万株,新植15万株,200人栽培,产量2250公斤,运销大理;安定老仓原植茶树25万株,新植30万株,150人栽培,产量1000公斤,远销大理;大街、花山者干河一带新植茶树1500株,10人栽培;锦屏前所新植茶树12000株,20人栽培,产量1500公斤,远销大理。”由此可见景东的古茶树之多,收益之丰,而且已有了系统的管理、统计工作。

  无量山普洱茶的特色:山高则温低,芽叶生长通常较慢,光合作用充足。无量山茶得天独厚,垄断了天时地利的优越自然条件,因此用无量山茶叶原料生产的茶,内蕴独特香气。生茶清香,生津止渴;熟茶醇厚,韵明香高。古云“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十里外,味酽一杯中”。

普洱茶揉捻工序中为什么采用重力式

  我国的六大茶类都有揉捻的工序。很多茶类的揉捻工序主要是为了整形,一般采用“轻揉为主”的方式,基本上是在无压力的情况下完成,且揉捻的时间极短。目的是使茶叶成条率高,破碎率低,保持原茶成色,揉捻之后的干茶,其外表符合传统的审美要求。而普洱茶的揉捻则不同,是采取重力揉捻的方式,并且是多次揉捻完成。普洱茶揉捻工序中为什么采用重力式呢?原因有四点:

  1、普洱茶选用的茶叶。普洱茶由于选用乔木大叶种,其茶叶很少有嫩芽,且叶片的形态多以肥厚、硕大为主。如果采用绿茶类的揉捻方式,根本无法将内质完全揉出。实际上,说普洱茶的揉捻是重力揉捻,还不如说“重力揉搓”更为贴切。

 

  2、揉捻的温度不同。普洱茶则是在铁锅之外,或在竹篾上、或在宽大的木板上、或在干净的水泥地上完成,在常温状态下的过程。

  3、工序安排的前后不同。普洱茶揉捻是茶叶进入发酵前对茶叶的预处理,其工序属于普洱茶的前端工序之一。离成品普洱茶还有很大的距离。

 

  4、普洱茶采用“重力揉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重力揉搓”将茶叶表面的“保护膜”搓破,再以自然晒干的方式,使空气中“悬浮”的多种微生物菌群“侵入”,完成茶叶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次“自然接种”,也是普洱茶在茶叶发酵前对所选茶叶进行的初级氧化阶段。

  因此,晒青工艺过程的“重力揉捻”(也可称“重力揉搓”)是普洱茶非常关键的工序,是奠定普洱茶后续发酵的基础。很多普洱茶的制作者在“揉捻”的工序中,并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多次“揉搓”——传统工艺称为“复揉”。这种“复揉”的目的,实际上是对第一次“自然接种”的加强,目的是使普洱茶初级氧化更为彻底。

辨普洱茶品质观茶汤颜色品普洱味道

辨普洱茶品质,我们应该观茶汤颜色,品普洱味道。

辨普洱茶品质观茶汤颜色品普洱味道

(1)绿艳:翠绿而微黄,清澈鲜艳。是鲜叶采制及时,杀青恰当,干燥迅速不受沤的优质晒青毛茶汤色,常伴“荷香”。早春茶常见此汤色,随着生茶的不断陈化,汤色逐渐变为杏黄明亮。

(2)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泽,又称橙绿。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此汤色多出现在春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汤色。

(3)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常显此汤色,是鲜叶少量裂变,加工时杀青温度偏低,揉捻叶摊凉干燥不及时的表现。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气”。

(4)浅黄:汤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如是原料细嫩的茶品表现出这类汤色,多为鲜叶受沤或加工中揉捻叶摊凉干燥不及时造成。

(5)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拮黄色。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或“生涩气”。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显此糖色,但亮度高。

(6)深黄:汤色暗黄,深而无光,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

(7)青暗:汤色泛青,无光泽。多为花青素含量较高的“紫芽茶”或“高猛”土壤环境下生产的晒青茶,或受“新铁”污染的茶叶。滋味往往较苦涩,受“新铁”污染的茶叶汤面常有类似“油膜”的漂浮层。

(8)混暗;糖色混而暗,汤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难见碗底。这是加工中晒青毛茶没有晒至足干,“湿胚”茶就装袋或长时间“闷干”的表现,滋味涩而钝,茶气低闷,味薄,较甜。

(9)红汤:汤褐色变红,这是鲜叶严重变质的表现,常伴有“馊”味,是不良晒青毛茶的表现。如是老茶显此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的好茶。

(10)黄汤:晒青毛茶汤色黄而无绿色。是晒青茶在加工时,杀青叶湿热“闷黄”或揉捻叶受沤变黄的表现。属不良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