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自己来个拼配普洱茶

自己来个拼配普洱茶

2024-06-03 访问量: 31 茶礼仪网

文/小红印
买茶送的一些散料,都还剩一点,单泡不够,索性混在一起,自己来个拼配香气还是很高的,不光是闻起来,在口腔里感觉也很好,第一泡,虽然汤很热,但喝下去有点清凉的感觉,第二,三泡。

带点果酸,和淡淡的回甘生津第4到7泡,涩出来了,不重,10秒左右才化掉,后边几泡香味和涩都淡下去,不怎么耐泡,回甘生津是很迅速的,但不强烈,比较持久,确实拼配了以后,口感各方面提高很多,单喝的时候觉得就像吃一个纯肉的包子,容易腻,不过也仅此一泡而已。

喝了之后感觉不是很过瘾,又泡了个熟茶,喝到凌晨两点多。

麻黑 孟宋 班盆

自己来个拼配普洱茶

用手抓一抓

自己来个拼配普洱茶

淡淡的黄,带点青

自己来个拼配普洱茶

自己来个拼配普洱茶

有用+10
分享

普洱生茶存久了会变成熟茶吗?生茶与熟茶的区别

普洱生茶存久了会变成熟茶吗?生茶与熟茶的区别

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说:“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宋朝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

这里讲的普洱茶,指的都是现在说的普洱生茶。普洱生茶主要以散茶和紧压茶两种形式存放,经过二三十年以上的自然陈化,现在谓之为“老茶”,其茶叶都会变得褐色或褐黑色,口感愈显醇厚,香气层次变化丰富,生津回甘也更是持久,深受广大茶人的喜爱。

普洱生茶存久了会变成熟茶吗?生茶与熟茶的区别

可是“老茶”的数量是有限的,于是爱喝“老茶”的人对普洱茶的陈化特性进行研究,1971年-1973年通过湿度和温度控制发明了熟茶工艺,第一批大规模的熟茶生产在云南昆明茶厂进行。

就算如此,普洱生茶放上一百年也不会变成熟茶,两者有本质区别。

普洱生茶存久了会变成熟茶吗?生茶与熟茶的区别

普洱生茶的工艺是采摘鲜叶——摊晾——杀青——揉捻——晒干——散茶(晒青毛茶)——蒸湿——压制——晾干——成饼;普洱熟茶的工艺在散茶的环节是一样的,后面不同,散茶——湿水——渥堆——出堆——解块——蒸湿——压制——晾干——成饼。

普洱生茶存久了会变成熟茶吗?生茶与熟茶的区别

最大的区别在于熟茶要经过湿水、渥堆。

首先根据茶叶的芽叶情况往晒青毛茶加水增湿达到30%-45%的含水量,芽叶量越高加水量越高,然后将茶叶堆至70cm左右的高堆,再盖上棉布,茶叶在湿度作用下进行发酵,随即温度就会增高,当温度接近60度时,就要开始翻堆,避免“烧茶”,让茶叶能够发酵均匀,温度稳定。

普洱生茶存久了会变成熟茶吗?生茶与熟茶的区别

通常发酵到45天,属于轻发酵的六成熟,叶底暗红色柔软,汤色变红且不浑,口感是微微的苦涩,回甘比较纯厚,属于可以边喝边有利于后期陈化;到60天时,是重度发酵的八成熟,叶底全部变得褐色柔软,汤色红浓带清亮,口感陈香味纯厚,回甘中深润感,这样的熟茶压饼后放上三个月退仓后就可以当下喝了;普洱熟茶发酵周期在45-60天相对来说口感和品质都是比较好,如果时间太短或太长,会适得其反。

通过工艺我们就会知道,生茶和熟茶其实是两种工艺类型的茶,具有不同的外型、香气、口味和口感,喝茶不在其他,重点是选择自己适合的茶,适口为珍,就是最好。(本文来源:景素,

普洱茶膏的饮用方法!

普洱茶膏的饮用方法!普洱茶膏的饮用相比传统茶叶的冲泡具有方便性的特点。但这种方便性有别于速溶茶粉的快捷与简便,是一种“简单的艺术”。

普洱茶膏的饮用分为纯饮与调饮两种。

所谓纯饮是不加任何佐料的冲泡与饮用。是目前流行最广的一种方法。它对冲泡茶具的要求不似传统茶冲泡工具那么复杂,说法如此之多。但它也强调感官色彩,强调视觉的“动感”。因此,对要求冲泡茶具以玻璃器皿为主,而且必须是玻璃体通透性较好的器皿。如果是水晶杯,观赏效果更佳。

所谓调饮是依照人体需求,将牛奶、蜂蜜、姜片、枸杞、坚果类的一些营养品与普洱茶膏一起调配饮用。以达到更高的养生效果。

实际上,纯饮满足了人体日常对茶叶营养的需求,而调饮则满足了人体对所需营养的更高要求。

当然,无论是纯饮与调饮都同属“简单的艺术”范畴。不是一个“简单”二字就能概括的。

水——该用哪一种水冲泡最为适合?

水,一直是茶叶冲泡中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的确,不同的水冲泡出来的茶叶滋味与香气不同,茶汤的颜色也略显不同。普洱茶膏同样也面临这个问题。

我们曾用蒙顿企业出品的普洱茶膏做过试验,先后用自来水、桶装纯净水、桶装矿泉水、屈臣氏蒸馏水进行冲泡比对发现:

自来水由于含氯成分偏高,造成与茶膏内丹宁酸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较淡的“异味”,不被饮茶人接受。且汤色显现偏暗。

桶装纯净水由于将水中杂质过滤,对茶膏的干扰较少,汤色与口感都不错。

桶装矿泉水由于内含多种矿物成分,与茶膏内多种成分产生化学反应,其口感与香气都增强了,但汤色也呈现偏暗的特点。

屈臣氏蒸馏水应当是水中最纯净的,所以对茶膏影响最小。口感与汤色也是最佳。

上述的实验说明,无论哪一种水,纯净度比例愈高愈好。这是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茶叶冲泡的水相对茶叶而言是一种溶剂,这种溶剂,主要的任务是将茶叶内含物质提出并溶于水中,使人们品饮到真实的茶叶滋味与香气。因此,我们对冲泡茶叶水的要求,应以这种水不改变或破坏茶叶物质为第一标准。

从古至今,人们围绕茶叶冲泡的水做过很多研究,但基本都是感性的,缺少理化分析为证据。但有一条是相通的,即人们始终认为具备“洁且轻”这两个条件的水为最好。这种“洁且轻”的水质与现代的蒸馏水有相似的地方。至于当今很多人提出“软水”的概念,都与蒸馏水如出一辙。换句话说,蒸馏水也是软化水的一种。

普洱茶的古法技艺与现代科技

手工制茶奠定普洱成型技艺

据文献记载,唐朝时期各类茶叶的一般出品形态均是饼茶、团茶,恰如现在的普洱,而当时滇南地区的茶却相反,普遍为[散收、无采造法],与盛行的制法与型态不同。

直至明代《滇略》开始有记载:“世遮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说明在明朝期间便出现了蒸压成型的“普洱紧茶”。到清代,由于皇室的推崇与喜爱,普洱茶作为“贡品”进入到自身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杀青、揉捻、晒干、蒸压等制作工序与经验逐步固定下来。

在缺乏机械帮助而以手工生产为主的年代,普洱茶的成型工序主要依靠大量的人力投入来完成。至今在云南澜沧江沿岸的各大茶山,还能找到以手工石磨压制为普洱定型的传统技艺。

古法技艺VS现代科技

近年来,“手工”一词大热于市场,它代表着繁琐原始的制作技艺,代表着更为耗时耗力的人力成本投入,因此成为了“高档”、“稀有”、“个性化”的象征。在普洱茶业内,也开始有不少商家将手工、古法作为了优质普洱茶的必备卖点。

2013年12月,在勐海茶厂的马年生肖茶特藏版生产现场,我们终于对“古法技艺VS现代科技”有了更深了解。

手工技艺下的“散茶”变“饼茶”

马年生肖茶“英雄骏马”的原料为勐海茶区高山大树茶,毛茶经手工摘采、初制后进入到茶厂,通过人工拣剔去芜存菁,按照研配比例分等级进入成型车间,在这里由散茶变为我们所熟悉的普洱饼茶形态。流水线上,七八人为一组正在分工协作。

A.将原料按规定重量称好,盛装于铁桶内,在蒸汽机上以上升蒸汽冲蒸数秒,而后递给负责揉茶的师傅。

B.揉茶师傅则以白色特制布袋套上铁桶口,迅速翻转,将铁桶内茶叶装入白色特制布袋中,反复拍压按揉,压紧茶叶,预估一定高度后将布袋口扎起,直至布袋成均匀圆形,再递给压制师傅。

C.压制师傅按古法直接使用石磨压制即可。但在古法制作前,需先用机械定型机极快地压制了一次(?)随后再到一边以石磨静置茶上定型。

D.定型机压制过后,师傅们将初压后的茶饼拿到木板上,抬起约25公斤一个的石磨,按规定位置摆正放于茶饼上,静置约十分钟,再轮换下一饼。

上述C步骤中,为何出现机械定型工序?

为此我们咨询了勐海茶厂熟悉普洱茶传统工艺和深谙现代机械操作的制茶高手——岩师傅。

岩师傅答道:“石磨紧压茶的特点在于茶品松紧适中,透气性好,有利于后期陈化;缺点则是标准化程度不高,完全以石磨压制的话,饼与饼之间难免有差异,不美观。而且紧压茶的紧压形状,原本是为了防潮,便于运输,如果力度、压制时间掌握不好,也容易造成饼型松散,饼内空间不均,对品质不利。所以,先用定型机压制一次后再用石磨压,虽然多了一个工序,也加费时间费人力,但是这样能够结合机械和手工的长处,让茶的品质更好! ”

手工石磨压茶优势来自勐海茶厂研发部的研配师介绍道:“纯机械压制的茶饼饼面更加光滑,而石磨压制的茶饼饼面条索分明,更为立体,浑然圆润。除了茶品松紧适中,透气性好,有利于后期转化之外,外观美观也是大家喜欢石磨茶的一个原因。”

现代科技势不可挡

“早期,人们只能用手工做茶,因为生活环境、物质条件所限制,没有办法,跟品质追求未必有必然的关系。人类生产从一切用手工到现在的科技化、机械化,应该说是一种进步。”研配师谈到。

“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是很多、很好的,如果说传统的某些工艺确实对品质有作用,当然我们应该继承。而如果根本没有影响,那么也没有必要盲目追求‘纯手工’。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了解手工艺真正的价值,从科学的角度结合不同加工方式的优势,留精华去糟粕,才能创造出新的更好的产品!”

选自大益茶的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