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白茶>白茶的滋味是一种清朗温润的韵味和诗意

白茶的滋味是一种清朗温润的韵味和诗意

2024-05-20 访问量: 13 茶礼仪网

说起白茶,我一直觉得,安吉白茶首先是一种可以用来“看”的茶。安吉是浙江省西北部的一个县,距杭州市中心65公里。安吉龙王山是黄浦江的源头,那里保存着亚热带罕见的自然景观;安吉是“中国竹乡”,安吉最为人们熟知的还是它的白茶。

白茶的滋味是一种清朗温润的韵味和诗意

白茶的滋味让我想起不久前去安吉时远眺过亦深入其中的竹山。那是一种清朗却也温润的韵味,以玉来比应是最合适的形容之一,但安吉白茶的内涵显然还会由于“竹”的元素而平添几分别样的美。白茶是睿智的,它自己首先在被冲泡的过程中放慢动作,继而让关注着它的我也有机会停下来,先用心灵与眼睛探路,再开启一段新的前行,一段经过“增殖”的旅行。

在将热水倾入茶杯之前,我深深望着手里杯中的细秀茶叶,其羽形玉色并不显张扬,甚至是略显清癯的。但我想我与白茶每一次的相遇与注视都是缘分,即便从不深入,只延续已足够好。在那未曾转移的凝望中,一个个芽叶渐趋饱满,芽色在渗透了星点鹅黄的淡绿茶汤中愈显苍翠。不如说它们正各自被召唤,逐一赋予生命。

在杯底积了薄薄一层的,是尚未经过冲泡的白茶,透过其嫩绿或草绿的干瘪外表,我确定我感到了某种虽轻微却极确切的蠢蠢欲动,它们正急切地渴望着水的初拥。我似乎又回到了冲着镜头笑的那个时候,背景是那片似不曾变过的竹山;我转过身去,目光掠过阳光与阴霾,远望之远处即是天。心灵的天性和气质都在那里,充满不必用任何言语标榜的坦然和自由。

有用+10
分享

峡口村238亩大白毫茶被茶农“请”出茶园

     4月上旬,记者在秭归县九畹溪镇采访时获悉,截止到今年为止,九畹溪镇峡口村的238亩福鼎大白毫早熟被茶农彻底请出茶园,至此峡口村茶叶树种100%保留了地方特有物种。

峡口村是九畹溪镇的茶叶大村,也是最早种植茶叶的专业村,全镇19000亩茶园中峡口村就超过了5700亩。早在2007年峡口村就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引进了产量高、上市早的外来物种——福鼎大白毫,通过5年的培育,福鼎大白毫进入采摘阶段。九畹丝绵茶业公司总经理龚万祥很慎重,福鼎大白毫开园早、茶叶体积大,与本地丝绵茶种有很大的差异,茶叶的大小对加工的温度要求不一样,只能分开加工。当产品投向市场后,福鼎大白毫味道清淡、体积硕大客户不买账。

消费者不认同,福鼎大白毫茶出现了市场危机,九畹丝绵茶只能选择本地物种加工,福鼎大白毫茶逐渐被边缘化,从2009年开始茶农每年大量砍伐福鼎大白毫,到2017年,238亩福鼎大白毫最后一株在峡口村被砍,峡口村5700亩茶园回到了传统时代。记者了解到峡口村的茶叶鲜叶最高价达到了210元,一直以来是全省最高记录制造者。

白茶的产地和发展历史

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也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白茶是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白毫显露。

白茶,目前产区主要在福建省的建阳、福鼎、政和、松溪等县(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福建省境内丘陵起伏,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如以福鼎为例,年均气温在18.5℃,年降水量在1661毫米左右)。山地以红、黄壤为主,主要种植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及水仙等优良茶树品种。

白茶的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其制作方法,仍然是经过蒸、压而成团茶,同现今的白茶制法并不相同。而白茶的生产,是于清嘉庆初年(1769)采芽茶制成银针。1885年改采福鼎大白茶制成白毫银针。

白茶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本文版权归厦门聚祥春实业有限公司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易武白茶园的口感及地理情况

白茶园,茶农也叫百茶园,位于勐腊县易武古茶山丁家寨附近,与弯弓产区仅一河之隔。茶地散落在国有林里,由瑶族丁家寨管理,丁家寨上寨大部分人家拥有白茶园的茶地,下寨只有三户人家有白茶园。
易武白茶园的口感及地理情况
去往白茶园的路途是艰辛的,频繁的上下坡及其考验驾驶摩托车的技术与骑车人的心理。陡峭的山路增加了进入白茶园的难度,再加上个别路段还要下车徒步,无时无刻不考验着来访者的耐心与毅力。
易武白茶园的口感及地理情况
白茶园,因百年前一白姓人家管理这片茶地而得名。还有说法是,国有林里的茶地生态环境完全天然,河水清澈甘甜,茶地东一片,西一片,大树和高杆儿非常少,大部分是小树。茶地里有些茶树的叶子是白色的,所以茶农朋友说:白茶园因此得名。

白茶园属于易武茶区茶,是易武七虎之一,也是易武七虎中产量最低的一款古树茶,因而显得尤为珍贵。白茶园茶之珍贵的原因除了产量稀少外,还与白茶园的原始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白茶园生长地土质层薄,岩石风化裸露,因而口感更加甜柔、独特。陆羽茶经曾提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易武白茶园的口感及地理情况
工艺方面,易武应该算是最早引进或者说找回过去的手工工艺,石磨压饼的了。手工工艺,炒青,轻发酵,揉茶,抛条,石磨饼。一个好茶,转化起来太需要这些前期的东西,或者说已经决定了一大半,藏茶既然说得上一个藏字,一定是好原料,十年以上才算藏吧。

易武白茶园的口感及地理情况
易武白茶园茶汤口感柔和细腻,层次感鲜明,原始森林气息厚重,花果香浓郁高扬,香融于水,茶性柔和,茶气刚劲。条索黑亮紧结、稍长,汤色金黄明亮。
易武白茶园的口感及地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