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香飘进千家万户

普洱茶香飘进千家万户

2024-06-03 访问量: 34 茶礼仪网

  东莞人爱品茶、藏茶,在全国是很有名的。东莞与大益普洱茶结缘,不仅因为东莞人喜欢大益品牌,还在于大益集团在当地成立了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厂区建有大益茶文化馆。

  在东城花园新村的饮食一条街,茶业门店琳琅满目。以大红色作为门店装潢主色调的大益茶店显得尤为显眼。大益茶店在喜庆红色的衬托下,加上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营造了惬意舒适的环境。像这样统一装修风格的大益茶店,遍布了东莞镇街。目前,东莞共有200多家大益茶店,占了全国大益茶店近10%,可见东莞人对大益茶是情有独钟的。

  东莞市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设在东城外经工业园,于2010年11月11日正式投入运营,集生产、研发、营销于一体。是大益集团的袋泡茶生产唯一公司。

  大益集团是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集团母公司为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旗下包括勐海茶厂(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市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皇茶茶文化会所有限公司、北京大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宜兴宜工坊陶瓷工艺品有限公司等成员企业,拥有享誉海内外的“大益”品牌。大益茶厂缘何落户东莞?东莞市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卜金山说,大益集团将重要的分厂落户在东莞,成为袋泡茶的生产、研发、营销中心,就是看好东莞的社会环境、生态条件与市场潜力,且东莞人历来具有品茶、藏茶的喜好。我们企业在东莞发展得很好,普洱茶文化会在东莞得到更好的传播。

  在东莞市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厂区,淡淡的茶香味渗在空气里,有沁人心脾的感觉。在厂门口正对面,坐落着一座集展示与品茶于一体的建筑,大益茶文化馆就设在这里。

  大益茶文化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普洱茶文化的历史与演变、大益集团的发展历程等。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茶叶为原料,通过晒青工序干燥制作毛茶,最终经独特的后发酵方式制成,并按照是否经过渥堆生物发酵工艺分为生茶和熟茶两大类型。茶文化馆作为该公司的一个展示窗口,也是传播茶文化的平台,受到了广大参观者的赞誉。

  来到茶文化馆参观,当然少不了品茶。该公司专门设有多个品茶室,环境简洁且舒适,并由专人负责泡茶。大家品尝着醇香的茶,交流着品茶的心得,别有一番惬意在心头。

  大益集团将重要的分厂设在东莞,不少市民感到好奇:为什么远在云南的大益集团来东莞办茶厂?大益集团营销中心市场推广部副部长李强说:“东莞有很多优势条件吸引我们来这里建厂的。东莞的仓储、物流的规模与条件在全国是位居前列的,东莞的普洱茶收藏市场在全国是最大的,无论是收藏者人数还是收藏总量都是最多的。这些是设立‘三位一体’中心所考虑的因素。”

  “普洱茶对生产环境很有要求,东莞的气候与环保还是不错的。”李强说,茶叶容易吸收气味,他们选择东莞,并选址在东城,首要考虑环境因素,厂区临近水濂山与植物园,没有什么污染,空气质量相当好,这就是我们找准适合生产的外部环境。

  东莞市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大益集团的创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探索产品多元化的重要基地。李强说,大益集团在生产传统茶饼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东莞分公司作为探索袋泡茶生产与营销的新型茶业科技公司。东莞基地生产的袋泡茶通过4000余个门店终端,销往全国各地。

  该公司建立了符合国际环保要求的无菌生产车间,拥有技术领先的袋泡茶生产设备。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原料输送、茶叶灌装、印刷包装等各个环节均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

有用+10
分享

喝普洱茶,如何更好感受它的口感滋味?

  对于喝普洱茶,尤其是茶汤的口感滋味,主要集中表现在由视觉转移到味觉上的效应上。其中包括它的喉韵、陈韵、回甘、生津等要素。

 

  茶汤中的感觉可通过视觉产生出“眼睛的感觉”,味觉产生出“齿颊行为间的感觉”,甚至更深一步为喝后给人的“体感”等等。

 

  而好的普洱茶则有四要:一要清,二要纯,三要正,四要气。然而,普洱茶的好坏不能完全以年代来评比,一切要结合各方面来看才能真正判定一款茶的好坏优劣。就比如喝就是一个实操性很强的过程。那么关于喝普洱茶,如何更好感受它的口感滋味呢?

 

  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看。

01、陈韵

 

  陈韵是一种经过陈化后所产生出来的韵味,比如我们观看一片茶的颜色,直觉会告诉我们,那是新鲜色感,或是陈旧的感觉。

 

  在普洱茶领域中,它的陈色也一样是可以品尝出的。但如果要享受陈色所给予的感性美,必须先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分辨得出来。

02、喉韵

 

  喉韵可以分为:甘、润、燥三方面。

 

  喉韵一向都是最受茶友的青睐,尤其较资深品茶高手,也多极重视喉韵特色。有明显喉韵的茶一般茶质都较好,内含物质丰富,尤其是有年份的转化得相当好的茶,喉韵都很明显。

03、回甘

 

  回甘通常情况是和苦涩相伴相生的。

 

  由苦涩造成对口腔的抚慰而分泌的唾液与茶汤内含物质的综合作用发生的一种回味,称之为“回甘”,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甘甜。

 

  因为回甘很大程度和生津有共同和相似之处,故而很多人把两者联系在一起,用“回甘生津”来形容茶叶的口感滋味,但是二者并不等同。

04、生津

 

  生津也就是所谓的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喝普洱茶生津可分为:舌面生津和舌底生津。不论是好的生茶还是熟茶都会有生津效果,只是这种效果有的快,有的慢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津也是作为品鉴普洱茶优劣的条件之一。

普洱茶寿命与收藏价值观之思考

  普洱老茶的寿命,到底是上百年,还是数百年,目前没有定论资料。往往只能靠现有的茶品,查究茶人书籍记载,来分析其陈化的程度。如蓝票宋聘、福元昌号、同庆号普洱老茶,其陈化感已到了最高点,必须加以密封贮存,以免继续快速后发酵,造成茶性逐渐消失品味衰退败坏。目前品饮与收藏普洱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很多普洱茶爱好者更将收藏普洱茶,当成一种个人投资与理财的项目,但他们往往道听途说,左顾右盼而拿不定主意。为此,本人在这和茶友一起共同探讨收藏普洱茶,未来到底能给我们带什么好处?希望能听到茶友们说出自己心里话,你收藏新生普洱了吗?你是为了玩茶,到以后有陈期茶喝呢?还是为了普洱茶以后能增值呢?

  能喝的古董是有理由的

  在普洱茶收藏最热的时候,普洱被称为[可以喝的古董]备受追捧。事实上这一说法很多人并不认同,古董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而普洱茶天天都在生产,怎么可以称为[古董茶]呢?对此有香港资深茶人说,现代的普洱茶与古董普洱茶,本质是完全不同的。早在一百多年前,香港是最主要的普洱茶消费市场,而且还是将普洱茶,销售到东南亚市场重要集散地。那时其它地方喝普洱茶的人不多,但在香港却是大茶楼每天都要销售的茶,那时候的普洱茶都由云南的私人茶庄手工生产,最有名的是宋聘号、同兴号和同庆号三大茶庄。直到1949年以后这些私人茶庄都收归国有,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普洱茶开始采用机器大量生产,而生产过老茶的茶厂多次变革、茶树木现代化改良,茶品质量已经不能和以前相提并论了。

  由于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原来的香港大茶楼存有大量的老普洱茶饼,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日日消耗普洱茶,这些老茶数量越来越少了,到七八十年代这些茶叶渐渐停用。后来很多传统茶楼停业,茶叶被转卖出去,不少茶饼被卖到台湾,在台湾掀起喝普洱茶的热潮。21世纪初这一热潮,随着大量台湾人到内地经商,蔓延到内地形成高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普洱茶的价值,并形成普洱茶收藏热潮。

  1949年以前的普洱茶,都是手工生产出来的,产量较少,相比现在大厂出品的机器压制茶,手工压制的茶反而比较优良。因为手工压制的茶饼比较松,可以获得良好的通气性,吸收一定的湿气可以促进其陈化。而机器压制的茶饼则过于紧实,导致陈化期不足回味度差。从私人茶庄为主导,转变成以政府工厂为主导生产茶叶,在到今天又以个人行为生产茶品,是与原始完全不一样重大转变,生产的规模和方式、产品的质量和包装特点等,都与古董茶的时代不同,可以说真正好的古董茶,早在50年前就已经停产了。而即使是完全用古法手工制作,现代的普洱由于环境改变,气候变化野生茶树难寻等原因,质量与古董普洱茶也有了差异。所以真正好的古董普洱茶,可以说喝一片少一片,由于日日消耗所以也就日渐珍稀,真正当得起[可以喝的古董]的称号。

普洱茶春水秋香各有所好

普洱茶吧网资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近日几场大雨过后,南宁开始有了秋意,昼短夜长,秋风微凉。邕城一群茶友茶聚,有茶友感叹,又是一年秋茶季,云南茶山上的古树秋茶正在紧张采制中,今年的秋茶品质如何,真是让人期待。

也有茶友不以为然。南宁普洱茶友黄先生就是忠实的春茶爱好者,对秋茶他始终认为寡水无味,滋味欠佳,“爱不起来”。

真的是如此吗?茶友们决定开汤比较云南布朗山曼竜寨的往年春秋两季茶,看看两者区别有多大。

“在云南,秋茶又叫‘谷花茶’。因为云南气候特点有十里不同天的说法,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雨季在5~10月,7月、8月为降雨最多的月份。雨季停止后才能开始采秋茶,而那时也已到丰收季节,谷花飘香,田野一片金黄,故秋茶又称谷花茶。”资深茶友胡小姐介绍。首先喝的是2013年曼竜寨生普秋茶。布朗山曼竜寨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贺开村委会,平均海拔1200米,早晚温差大,大片原始森林分布在此,古茶树也属于山间生长的乔木树种,这些古茶树有野生的,也有古代遗留下来的人工栽培树,但都天生天养,村民不打农药不施肥,以保证原生态。

第一泡出汤,汤色鹅黄清澈,茶香明显飘出,口感醇和,像温和的长者,不愠不火,过渡平缓。饮后闻香,杯底留香持久,闻之十分愉悦。有茶友说,曼竜寨的茶向来以平稳著称,秋茶更是让人感觉不紧不慢,韵味悠长。也有常喝春茶的茶友评价,汤水相对不够细腻,较为粗犷。

不过这款秋茶十分耐泡,八泡之后依然香气不减,口感不变,而且越来越顺滑。这让曾对秋茶有偏见的茶友黄先生也对秋茶有了重新认识。

接下来开泡2012年曼竜寨生普春茶。汤色金黄透亮,香气平和,入口却明显感觉收敛性强,汤内滋味丰富,层次分明,苦涩味较轻,入口即刻化开,回甘很快。

“相对来说,春茶茶汤的确有更丰富的变化;但秋茶胜在香气高扬,醇厚绵滑,如细水长流,让人平静。”茶友范先生评价道。胡小姐也认为两种茶各有特色,并没有春茶好或者秋茶好的说法。

买“茶”,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茶,并让自己的钱花得有所值,就都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