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青砖茶>青砖茶功效>有关于青砖茶的那一些特有功效大分享

有关于青砖茶的那一些特有功效大分享

2024-05-2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青砖茶,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青砖茶是用各种毛茶经过筛、扇、切、磨等过程,成为半成品;再经过高温汽蒸压成砖型或其他类 型的茶块。青砖茶具有降脂减肥的功效,砖茶汤如琥珀,滋味醇厚,香气纯正,独具菌花香,长期饮用砖茶,能够帮助消化,有效促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 一定的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那么青砖茶到底有什么功效呢?

青砖茶功效之补充膳食营养

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份,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 对主食牛、羊肉和奶酪,饮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区的居民而言,长期饮用湖南黑茶,是他们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有生命之茶之说。

青砖茶功效之助消化解油腻

黑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于人体消化,调节脂肪代谢,咖啡碱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日本学者通过科学检验已证明,黑茶具有很强的解油腻、消食等功能,这也是肉食民族特别喜欢这种茶的原因。

另外,青砖茶还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具有顺肠胃的功能。我国民间有利用青砖茶治疗腹胀、痢疾、不消食的传统。

有用+10
分享

湖北省青砖茶协会成立抱团打造湖北青砖茶品牌

中国茶网资讯:10月14日上午,湖北省青砖协会成立大会在咸宁市召开,来自孝感、宜昌、武汉、黄冈以及咸宁市的30多家企业代表和茶业专家汇聚一堂,共商全省青砖茶发展大计。

世界青砖茶看中国,中国青砖茶看湖北。湖北青砖茶为中国黑茶四大代表之一,始于晋、盛于唐、兴于明清,是欧亚“万里茶道”和“丝绸之路”茶叶的源头,沉淀了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然而,这块瑰丽的金字招牌如今陷入重重困境:上世纪90年代以前,湖北青砖茶占据全国边销茶市场的85%左右,而现在不足20%;品牌多、乱、杂现象十分突出,有“川”字牌、羊楼洞、赵李桥、长盛川20多个品牌,内耗严重;市场定价权已逐渐丧失。

如何实现品牌突围?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农业厅进行调查研究,在听取各方的意见,结合全省茶业发展状况后,决定以整合青砖茶为抓手,大力推进品牌整合,成立湖北省青砖茶协会。

经过精心的组织筹备,10月8日湖北省民政厅正式下发湖北省青砖茶协会成立的核准通知。首批会员单位共有38家,其中咸宁市有7家(全市共12家青砖茶企业)。在昨日召开的成立大会上,会员单位讨论确定了协会相关制度、章程,咸宁市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当选为会长单位,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军被选为湖北省青砖茶协会第一任会长。

咸宁市特产局副局长潘国雄表示,湖北省青砖茶协会,相当于青砖茶企业的“娘家”,协会的成立,对咸宁市青砖茶企业来说,在品牌宣传、市场拓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据悉,成立湖北省青砖茶协会,是全省培植大品牌的大胆尝试,也是全省茶叶公共品牌建设的首次尝试。全省将以此为台阶,适时组建湖北省青砖茶集团公司,推动全省青砖茶的发展。

幕后花絮:25天时间成立协会

湖北省青砖茶协会筹备组工作人员肖永超说,省委主要领导在半个月时间内,先后调研了全省的青砖茶发展情况,并作出明确指示,要求湖北从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跨越,擦亮青砖茶的“金字招牌”,重走“万里茶道”,重振“古道”精神,重塑历史辉煌。

“湖北茶产业的症结在哪里?出路是什么?如何抓住茶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湖北省农业厅提出了成立湖北省青砖茶协会的决定。

9月2日,“湖北省青砖茶品牌建设推进会”在咸宁市召开,正式启动协会成立的筹备工作,茶企老总和茶业专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掀开了全省青砖茶发展新的篇章。

9月14日,湖北青砖茶协会筹备会在宜昌召开,商定成立湖北青砖茶协会的相关事宜。这次会议,在全省青砖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筹备会议结束后,筹备组人员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经过25天时间的努力,10月8日,湖北省青砖茶协会终于获得了民政部门的“身份证”。

咸宁召开别有深意

湖北省青砖茶协会成立大会为何在咸宁召开?湖北省农业厅经作处处长万福祥介绍说,青砖茶是湖北茶产业的特色,而咸宁是青砖茶的主产区和发源地,咸宁市委、市政府对发展茶产业非常重视,提出了打造百亿茶产业的目标,这对青砖茶的发展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据了解,咸宁市是青砖茶之乡,具有浓厚的青砖茶历史文化底蕴。清同治、光绪年间,咸安的柏墩,赤壁的羊楼洞两地青砖茶加工作坊林立,羊楼洞鼎盛时期拥有茶庄48家,茶铺商店200余户,热闹非凡。

如今,咸宁市青砖茶产量达到3.6万吨,青砖茶企业1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已形成两大加工产业园(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和赤壁市赵李桥砖茶产业园)。

入会企业信心满满

作为第一任会长,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军表示,他会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有信心、有决心带领茶企一起,把协会的工作做好,让全市、全省的青砖茶发展走上一个新台阶,并以湖北青砖茶产业发展为突破口,进而带动湖北红茶绿茶等抱团发展。

作为会员单位,赤壁市赵李桥洞庄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新斌也表示,从2008年开始,他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去全国各地参加展销会,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这让他深刻的明白到,个人的能力是渺小的,只有加入到协会,通过集体的力量,多家企业抱团发展,才能打响湖北青砖茶的名气,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邱新斌说,加入协会后,他有信心发展好企业,有信心发展好青砖茶。

省内专家建言献策

会上,两位茶叶专家对全省青砖茶的发展提了各自的建议。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倪德江说,我们的青砖茶发展起步较晚,要从中找出青砖茶与云南普洱、湖南黑茶的差异,实行差异化发展。发展青砖茶,不能走原来的老路子,在工艺研发、挖掘以及终端产品的开发方面要提前;制定出统一的标准,企业和科研院所做好技术对接,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难题;同时,外销渠道也不能忽视,从而让青砖茶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湖北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龚自明表示,湖北省青砖茶协会成立之后,会员单位应该抱团发展,多走出去参加活动,同时协会要统一对外宣传、统一标识、统一监管,帮助会员单位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研发、融资等难题。

湖北省青砖茶协会简介

协会是湖北省内从事青砖茶生产、销售的企业和有关科研机构自愿组成的全省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协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际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调整青砖茶产业发展结构,整合青砖茶产业资源优势,加强省内外、国内外青砖茶产销交流合作,提升湖北青砖茶的知名度,加快“湖北青砖茶”公共品牌做大做强,切实提高茶叶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协会的业务范围包括:参与制定本行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代持“湖北青砖茶”公共品牌,对品牌进行统一宣传、整合包装;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及会员的意见和诉求;倡导会员依法诚信经营,监督会员遵守行业准则;组织业务交流、开展理论研究,组织业务支援;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等。

青砖茶是哪里产的青砖茶产地特点介绍

青砖茶的起源于湖北省的羊楼洞古镇。俗话说砖茶之源,百年洞庄。除了羊楼洞古镇之外,其周边的咸宁及通山等地区都是研制砖茶百年老子号的产区。这些产区以羊楼洞所制作出的砖茶质量最为优质。香气和味道均都是最纯正的。这跟此地的产区环境及气候、土壤有着莫大关系的。

青砖茶茶区环境

此地位于湖北省的东南部。在长江的中下游南岸部分。总面积达一千七百二十三平方公里。产区内有丘陵、山地及平原和湖泊,以六山二水二分田的的局势来分布所形成的格调。

青砖茶茶区气候

产区的气候是属于那种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在地理与天时的作用下,让此地光照充足,雨水不仅丰富。而且气候也相当温和,严寒期也比较短。

青砖茶茶区土壤

产区的土壤物质主要以微酸土为主。特别时候茶树的生长。尤其是还未经过任何污染的土壤,不仅通气性好水分也多。而且还包含有很多的微量元素。是生产优质茶叶的最理想产区。

青砖茶历史渊源

青砖茶主要产于鄂南。以后发展到汉口、襄阳等地,已有六百多年的生产历史。青砖茶首先从羊楼洞开始生产。2015年国际茶叶委员会因此授予赤壁市为“万里茶道源头”,羊楼洞为“世界茶叶第一古镇”。羊楼洞不仅是世界著名中俄万里茶道源头,还是青砖茶、米砖茶的鼻祖,始于汉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也是近代中国重要的茶叶原料供应和加工集散中心,影响了汉口和九江两大茶市的发展。

青砖茶历史渊源

鄂南地区茶事甚早,传说三国时东吴士燮、庞统、神医华陀曾在此采茶作药,医护将士。魏晋时,采茶叶已在鄂南地区初步发展,如晋代陶潜的《续搜神记》中所载:“晋武帝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按:今鄂南全域晋时属武昌郡,其时武昌郡统七县,惟鄂南有大山。从地理沿革看,武昌山当属幕阜山一脉)。晋代著名道学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家葛洪曾在赤壁葛仙山、黄葛山、随阳山等处修行十余年,采茶煮茶,潜心著述,写成道家著名典籍《抱朴子》,对中国古代化学和制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

到了唐代,“长江中游的茶叶在唐代取得空前的发展,这种发展得助于当时迅速兴起的饮茶之风”。鄂南茶叶不仅列为贡品,还加入国家商贸,采茶叶空前发展,茶叶种植亦在民间广泛出现。今赵李桥所辖羊楼洞松峰山上的一株千年老茶树,相传植于唐太和年间(公元827年前后),它见证了唐代鄂南茶叶的辉煌。《太平寰宇志》载:“鄂州蒲圻、唐年(今崇阳、通城)诸县,其民……唯以种茶为业”。茶圣陆羽在《茶经·茶之出》中云“江南出鄂州、袁州、泉城红、泉城绿、吉州。”鄂南各县唐时统属鄂州,唐时鄂州以江夏郡产茶为最,而鄂南各县则是江夏的主体辖地且是最适宜种茶区域。毛文锡在《茶谱》中说:“鄂州之东山、蒲圻、唐年县,大茶黑色如韭叶,极软,治头痛。”可见鄂南在唐代就以药用大黑茶而蜚声茶界了。唐时鄂南的茶叶还为民族之间的文化友谊沟通作出了贡献,据《唐国史补》记载:唐中央政府赏赐给附马都尉吐蕃王松赞干布之茶叶即采自岳、鄂、赣三州。

宋代实行茶马交易及榷茶(茶叶国家专卖)之制,鄂南产茶更盛,《宋史·地理志》载:“岳鄂(今鄂南地区)处江湖之都会,全邵屯兵,以扼蛮獠,大率有材木、茗诧(诧即茶)之饶……”。随之国家定“榷茶之制,择要会之地”,将荆湖北路之岳州、鄂州定为榷茶之地,年定上交国库榷茶247万斤。《宋史·食货志·下五·茶上》载国家规定茶叶主要品种有二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蒸造实卷模中串之”。这种所谓的“片茶”,系将茶叶蒸后压成饼状,即今洞庄砖茶之雏形。

元明时,鄂南已成为湖广区域最重要的产茶区域。《明史·食货志》载:“产茶之所,湖广以武昌为首,然当时以兴国军(今通山、阳新一带)为最著。”《湖广通志》:“武昌茶出通山者上,崇阳、蒲圻者次之。”明代中期,为了茶马贸易的需要,当时产于蒲圻、咸宁、崇阳、通山、通城及湖南临湘一带的老青茶,运至羊楼洞(今赵李桥)加工后,大批销往蒙古等边疆地区。羊楼洞成为鄂南茶产销集散中心即从是时起。当时,羊楼洞一带出产的茶叶为了降低运费,减少损耗,便于长途运输。改变了宋代以来用米浆将茶叶粘合成饼状的办法,采用先将茶叶拣筛干净,再蒸汽加热,然后用脚踩制成圆柱形状的帽盒茶。这种“帽盒茶”,即今赵李桥青砖茶之滥觞。

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在亲征噶尔丹后,废除了明代的茶马司和马市,开放了汉蒙民族的民间贸易,羊楼洞供边销的帽盒茶制造业更加兴盛。乾隆五十一年至六十年间(1786-1795),山西茶商进入羊楼洞设茶庄制茶,当时著名茶叶生产厂家有三玉川、巨盛川,每年生产帽盒茶约40万公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际市场对红茶的需求,鄂南的“蒲邑四乡皆产之,而种植较盛、获利颇多者,厥惟南乡,以其近羊楼峒(洞)茶市也。”而鄂南的崇阳,这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茶叶产区:“筛茶之男工,拣茶之女工,日夜歌笑,市中声成雷,汗成雨”。“同郡邻省,各处贩客云集,舟车肩挑,水陆如织。”成为湖北著名的茶市。道光年间,广东帮茶商到羊楼洞收购精制红茶。1840年,羊楼洞有红茶号50多家,年制红茶5万担,供出口欧洲。

清中后期,随着制茶技术的改进,现代真正意义上的青砖茶开始出现了。嘉庆二十年蒲圻贡生周顺倜所作《莼川竹枝词》云:“三月春风长嫩芽,村庄少妇解当家,残灯未掩黄梁熟,枕畔呼郎起采茶。”“茶乡生计即山农,压作方砖白纸封。别有红笺书小字,西商监制自芙蓉。(原注:每岁西客于羊楼洞买茶。其砖茶用白纸缄封,外粘红签,题‘本号监制仙山名茶’等字。芙蓉山在西乡)”关于青砖茶正式生产的时间,学术界一般认为始自咸丰末年即1861年。根据查证,我们认为青砖茶出现的时间应该还略早一点。宣统年间修订的《崇阳县志》记载:“今四山俱种茶,山民借以为业。往年山西商人购于蒲圻羊楼洞,延及邑西沙坪,其制采粗叶,入锅火炒,置布袋中,揉成,再粗者,入甑蒸软,取捎细叶洒面,压做砖。竹藏贮之。贩往西北口外,名黑茶。道光季年,岁商麇集,采细叶曝日中,揉之不用火。阴雨则以炭焙干。”可见在道光末年已有成形的青砖茶出现。关于这一点,《蒲圻志》里也认为羊楼洞黑(青)砖茶的出现是在“道光、咸丰年间”。由于受当时条件所限,初期的砖茶制造工艺较为原始:“砖茶庄之制砖方法,初极幼稚,即置茶于蒸笼上,架锅上蒸之,蒸毕倾入斗模内,置压榨器中,借杠杆之力,压成砖形,随即脱模置放室内,任其自干,数日后即可装箱起运。”这种压制砖茶的方法和机械压制方法相差无几,唯当时的干燥方法是放置半成品任其自干,与采用锅炉蒸汽烘干稍有不同。其法后有所改善:“由杠杆压榨器改为螺旋式压榨机,制成之砖,较为紧结”。